医圣故里四宝篇系列三:蕲蛇

来源:    作者:admin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花蛇,湖、蜀皆有,今惟以蕲蛇擅名。然蕲地亦不多得,市肆所货、官司所取者,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。其蛇龙头虎口,黑质白花,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,腹有念珠斑,口有四长牙,尾上有一佛指甲,长一二分,肠形如连珠。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,人以此寻获。先撒沙土一其腹,盖护创尔。

乃以竹支定,屈曲盘起,扎缚炕干。出蕲地者,虽干枯而眼光不陷,他处者则否矣。

时珍曰︰蕲蛇止可头尾各去三寸。亦有单用头尾者。大蛇一条,只得净肉四两而已。久留易蛀,惟取肉密封藏之,十年亦不坏也。

 

蕲蛇的药用功效。

气味:(肉)甘、咸、温、有毒。

主治:

1、风瘫、疠风、疥癣。古方著名的有“驱风膏”、“世传白花蛇酒”“瑞竹白化蛇酒”、“濒湖白花蛇酒”等

2、大订风及一切风疮。古方有“三蛇愈风丹”

3、刀漏瘰疬,遍发面腋,痒痛难忍,憎寒发热。古方有“三因白花蛇散”

4、痘疮黑陷。古方有“托痘花蛇散”。